1、根据属性,可将应激源分为四类:(1)躯体性应激源,指作用于人的机体,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,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刺激生物和疾病等;(2)心理性应激源,包括人际关系的冲突,身体的强烈需求或过高期望,能力不足或认知障碍等;(3)社会性应激源,包括客观的社会学指标经济、职业、婚姻、年龄、受教育水平等差异和社会变动性与社会地位的不合适,客观的社会学指标的变迁,个人的社会交往、生活、工作的变化,重大的社会政治、经济的变动等;(4)文化性应激源,即因语言、风俗、习惯、生活方式、宗教信仰等改变造成的刺激或情境。
2、刺激物强调事物性,刺激强调动作性。
3、 一切环境变化都是潜在的应激源,只有为个体认知性评价观察到,对自身具有威胁或挑战 才能成为实际有效的应激源。
(资料图)
4、扩展资料:向人提出适应和应付的要求并进而造成应激反应的刺激物。
5、由于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, 因此人类的应激源是十分广泛的。
6、向有机体提出适应和应对要求,并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称应激源。
7、实际上任何与个体原有心理、生理水平相异的客观变化都能构成应激原。
8、但并非所有应激原均能使个体体验到紧张状态。
9、这与刺激物的性质、强度、持续时间、新颖性、不可预测性等特点有关。
10、人群中常见的生活事件,编制成生活事件量表。
11、然 而,社会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生活事件,常见于青少年学生中的生活事件(考试、恋爱、师生 同学关系、择业就业等),不同于退休群体中的生活事件(慢性疾病与医疗费用,养老生活 保障、空巢现象、孤老寂寞与社会隔离等)。
12、而中年在职人员又有他们特殊的职业应激因素,家庭婚姻和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应激因素等。
13、因此生活事件量表的制定,抽样的普适 性或偏向性,都成为统计学上必须重视的问题。
14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应激源。
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。